法治动态

良法善治守护人民用械安全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善治是良法落地见效的关键。6月1日,是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实施一周年。一年来,全国药监系统秉承良法善治的理念,遵循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的原则,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新《条例》落地落细落实。既形成了以新《条例》为核心,13部配套规章、140余部配套规范性文件、490余份技术指导原则为支撑的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法规

“疫”往无前,共同守“沪”江山锦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力上海抗疫

中国行为法学会食品药品健康法治委员会携手爱心企业再度向红会事业发展中心捐赠天惊牌消毒剂,助力上海抗击疫情2022年4月13日上午,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江山锦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携手爱心企业 助力上海抗疫”抗疫物资捐赠发车仪式在京举行。捐赠仪式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原主持人王宁主持。

2022年全国药品监管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召开

4月12日,全国药品监管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会议并讲话。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昆明举行

3月12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云南省法学会、云南警官学院发起并主办,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协办的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法治研究”为主题,聚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下的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法治化问题。中国行为法学会、云南省法学会、云南警官学院共同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共建协议》。云南省委常

王晨出席中国法治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在京出席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1)并发表主旨演讲。戎珊 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12日在京出席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1)并发表主旨演讲。王晨说,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法治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需要良好法治营商环境。这为积极开展

“中国对国际条约的司法适用: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2年1月20日,“中国对国际条约的司法适用: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在线形式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会议也是三家单位联合主持的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背景下的国际条约适用问题研究”的一项重要活动。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四中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对

“诉源治理 中医药司法保护中心”挂牌成立

9月14日,成都医学城“诉源治理 中医药司法保护中心”揭牌仪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诉源治理 中医药司法保护中心”的揭牌,意味着成都医学城中医药司法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都市温江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成主持揭牌仪式,并代表区委政法委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抓好机构运行。相关单位要强化工作联动,把中医药司法保护工作深刻认识转化为积极行动,推进成都医学城“中医

《理解大数据:数字时代的数据与隐私》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近日,“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高端研讨会暨“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启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一份《理解大数据:数字时代的数据与隐私》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是由开放型独立研究机构罗汉堂与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家共同撰写,包括4名因开创信息经济学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参与该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对数据治理的热点问题“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做出最新研究和解析。据罗汉堂总裁陈龙博士

反有组织犯罪法通过!扫黑除恶有了专门法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熊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