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市检察院调研饮用水源地垃圾处理情况

  2021年6月11日,云南省检察院广泛开展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图为检察人员发放检察听证制度宣传册。

  2021年4月26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视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云南省检察院举办“青春向党·法治强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云检青年团专题讲座。

  从2021年4月至9月,云南省检察院挑选14名优秀年轻检察官、检察官助理等,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举办11场讲座。

  云南省检察院党组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周密部署,明确任务,党组成员率先参与、深学一层、带头撰写心得,定期召开党组会听取学习推进情况,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检察业务办案成效挂钩。

  同时,该院积极探索学习模式,举办“青春向党·法治强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云检青年团专题讲座,锻炼年轻人成长,全面提升检察人员法治素养和办案能力。

  检察长示讲,14名年轻检察人上讲台

  2021年2月,为落实好第一、二批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政治轮训任务,云南省检察院组成由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任组长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小组,挑选14名优秀年轻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员,从4月至9月,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举办11场讲座。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政法机关司法活动的总纲,党组要树立‘首位’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清其重大意义,自觉扛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的能力。”云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光辉指出。在全省第二批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政治轮训班上,王光辉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题,备课示讲。

  “为保证宣讲质量,青年团成立了备课小组,先后组织20余次研讨,每次宣讲稿由主讲人撰写后,都要集体讨论、推敲提纲、试讲试听,相互提出改进意见,确保课程论据充分、案例切合实际。”该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李娅嬛谈了备课的切身感受。

  “在省院领导的带动感召下,改变以往学习培训外请专家教授的做法,让优秀青年检察人员纷纷走上讲台,既历练了年轻检察官,又能让每一位干警参与其中,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而且,授课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有足够的理论和案例支撑,让人豁然开朗。”云南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省院教育整顿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专题讲座主持人朱春莉说,之所以能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样博大精深的理论讲得生动,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以及干警丰富的办案经历。

  活学活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日常办案

  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是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机关办案的“定海神针”。云检青年团宣讲成员、省院第十检察部检察官张玲介绍,青年宣讲团立足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指导检察业务,要用心用情办好案件,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每到年底都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发期,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张玲结合宜良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群众维权案进行了宣讲。陈某与工友多次催讨被拖欠的近9万元工资,包工头不仅没有支付尾款,而且消失跑路。陈某无奈,只能向法院起诉工程总承包方。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与工程总承包方不存在劳务合同关系,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多年血汗钱拿不到手,绝望的陈某爬上施工的楼顶要轻生,在多方劝解后才平复了情绪。

  宜良县检察院接到该案后,该院检察长赵云争带头研究案情,查阅大量项目建设资料,走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主管部门,深入了解项目背景及行业监管情况,一方面逐一核实陈某等被拖欠工资情况;一方面与承建方沟通,鼓励发扬企业精神,担起社会责任。

  2021年7月29日,宜良县检察院邀请该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法院、住建等部门召开听证会,通过释法说理,承建公司现场承诺于次日将陈某等人工资垫付到位。陈某息诉罢访,讨回被拖欠了5年的近9万元工资,陈某激动地说:“真诚感谢检察院,没收取任何费用就帮我们讨回了工钱。”

  自2021年以来,云南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质效不断优化,在打击犯罪、强边固防等方面作用明显,共批捕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3267件9890人,提起公诉3684件12200人。

  “不忘为民初心,始终如我在诉。检察人员最重要的职业良知就是执法为民,客观公正有温度地办理每一起案件就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云检青年团成员、省院第三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龚波在授课时分享了学习体会,这也是该院大多数干警一直坚持的司法理念。

  长效长治,推动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听了云检青年团的专题讲座,水富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咏梅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了新的感悟,她认为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可不拘泥于就案办案,该院不久前办理的一起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诉讼案件,充分体现了依法办案下的多维协作思想。

  “我们镇饮用水污染问题一直没解决,希望党委政府引起重视。”列席市人大代表分组讨论工作报告时,刘咏梅听到有代表反映生态保护问题,她敏锐察觉到这是一个民生大事。向该院检察长汇报后,刘咏梅及时带领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他们发现,村民饮用水源地垃圾堆积如山,树林、水沟里随意丢弃着生产生活废弃物、病死家禽等,给村民健康带来巨大隐患。办案人员及时完成拍照取证工作,并向当地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镇政府立即动员村组干部带领群众共建共治,及时清除污染源,新修建6个垃圾房,形成“户收集、组运转”的垃圾清理机制,解决垃圾堆放问题。

  为长效长治,近年来,刘咏梅率队对水富市垃圾处理进行深入调研,协调水务部门争取80余万元专用资金,推进水富市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解决了603户476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像水富市这样的例子在全省还有很多。云南省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殷殷嘱托,围绕云南发展‘三个定位’,充分履行法律监督和‘公益代表’的职能,将‘检察蓝’深度融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云南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万玮介绍,近几年来,全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不断跻身全国前列,先后有18件案件被最高检作为典型案例发布,安宁温泉地下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入选“2019年度检察公益诉讼十大精品案件”,逐步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检察机关监督+当地政府主办+村民参与共建”的生态维护新模式。

  据了解,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云南省检察院把“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难问题’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作为为民办实事十项任务内容之一。截至11月初,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污染领域案件1384件,发出检察建议1182份,清理有毒有害工业废气、恶臭气体6030立方米,恢复被污染的土壤1294.83亩,清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25万立方米,追回生态损害赔偿金263万余元,督促清理处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生产类固体废物1.1万余吨,督促关停和整治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违法养殖场58家。

                                                                            [责任编辑:杨景茹]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